119.杨辉三角II

目标

给定一个非负索引 rowIndex,返回「杨辉三角」的第 rowIndex 行。

在「杨辉三角」中,每个数是它左上方和右上方的数的和。

示例 1:

输入: rowIndex = 3
输出: [1,3,3,1]

示例 2:

输入: rowIndex = 0
输出: [1]

示例 3:

输入: rowIndex = 1
输出: [1,1]

说明:

  • 0 <= rowIndex <= 33

进阶:

你可以优化你的算法到 O(rowIndex) 空间复杂度吗?

思路

返回杨辉三角第 rowIndex 行的元素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28 1:06
 */
public class GetRow119 {

    public List<Integer> getRow(int rowIndex) {
        List<Integer> res = new ArrayList<>();
        res.add(1);
        if (rowIndex =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res;
        }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= rowIndex; i++) {
            int prev = res.get(0);
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1; j < res.size()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int cur = prev + res.get(j);
                prev = res.get(j);
                res.set(j, cur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res.add(1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
}

性能

2239.找到最接近0的数字

目标

给你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nums ,请你返回 nums 中最 接近 0 的数字。如果有多个答案,请你返回它们中的 最大值 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-4,-2,1,4,8]
输出:1
解释:
-4 到 0 的距离为 |-4| = 4 。
-2 到 0 的距离为 |-2| = 2 。
1 到 0 的距离为 |1| = 1 。
4 到 0 的距离为 |4| = 4 。
8 到 0 的距离为 |8| = 8 。
所以,数组中距离 0 最近的数字为 1 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2,-1,1]
输出:1
解释:1 和 -1 都是距离 0 最近的数字,所以返回较大值 1 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 <= 1000
  • -10^5 <= nums[i] <= 10^5

思路

返回数组中最接近 0 的数字,如果有多个结果返回最大的那个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20 8:43
 */
public class FindClosestNumber2239 {

    public int findClosestNumber(int[] nums) {
        int res = nums[0];
        int min = Math.abs(res);
    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{
            int b = Math.abs(num);
            if (min > b) {
                res = num;
                min = b;
            } else if (min == b) {
                res = num > 0 ? num : res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
}

性能

3095.或值至少K的最短子数组I

目标

给你一个 非负 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。

如果一个数组中所有元素的按位或运算 OR 的值 至少 为 k ,那么我们称这个数组是 特别的 。

请你返回 nums 中 最短特别非空 子数组 的长度,如果特别子数组不存在,那么返回 -1 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1,2,3], k = 2
输出:1
解释:
子数组 [3] 的按位 OR 值为 3 ,所以我们返回 1 。
注意,[2] 也是一个特别子数组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2,1,8], k = 10
输出:3
解释:
子数组 [2,1,8] 的按位 OR 值为 11 ,所以我们返回 3 。

示例 3:

输入:nums = [1,2], k = 0
输出:1
解释:
子数组 [1] 的按位 OR 值为 1 ,所以我们返回 1 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50
  • 0 <= nums[i] <= 50
  • 0 <= k < 64

思路

求数组 nums 的最短特别子数组长度,特别子数组的所有元素按位与的结果大于等于 k。

枚举子数组,暴力求解每个子数组的或值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16 22:22
 */
public class MinimumSubarrayLength3095 {
    /**
     * 枚举起点 O(n^2)
     */
    public int minimumSubarrayLength_v1(int[] nums, int k) {
    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    int res = Integer.MAX_VALUE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int or = 0;
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i; j < n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or |= nums[j];
                if (or >= k)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 = Math.min(res, j - i + 1);
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 == Integer.MAX_VALUE ? -1 : res;
    }

    /**
     * 枚举终点 O(n^3)
     */
    public int minimumSubarrayLength(int[] nums, int k) {
    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    int res = Integer.MAX_VALUE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= i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int or = 0;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x = j; x <= i; x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or |= nums[x]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if (or >= k)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 = Math.min(res, i - j + 1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 == Integer.MAX_VALUE ? -1 : res;
    }
}

性能

3065.超过阈值的最少操作数I

目标

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。

一次操作中,你可以删除 nums 中的最小元素。

你需要使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大于或等于 k ,请你返回需要的 最少 操作次数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2,11,10,1,3], k = 10
输出:3
解释:第一次操作后,nums 变为 [2, 11, 10, 3] 。
第二次操作后,nums 变为 [11, 10, 3] 。
第三次操作后,nums 变为 [11, 10] 。
此时,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大于等于 10 ,所以我们停止操作。
使数组中所有元素都大于等于 10 需要的最少操作次数为 3 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1,1,2,4,9], k = 1
输出:0
解释: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大于等于 1 ,所以不需要对 nums 做任何操作。

示例 3:

输入:nums = [1,1,2,4,9], k = 9
输出:4
解释:nums 中只有一个元素大于等于 9 ,所以需要执行 4 次操作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50
  • 1 <= nums[i] <= 10^9
  • 1 <= k <= 10^9
  • 输入保证至少有一个满足 nums[i] >= k 的下标 i 存在。

思路

求数组中小于 k 的元素个数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14 8:41
 */
public class MinOperations3065 {

    public int minOperations(int[] nums, int k) {
        int res = 0;
    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{
            if (num < k){
                res++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}

性能

3270.求出数字答案

目标

给你三个 正 整数 num1 ,num2 和 num3 。

数字 num1 ,num2 和 num3 的数字答案 key 是一个四位数,定义如下:

  • 一开始,如果有数字 少于 四位数,给它补 前导 0 。
  • 答案 key 的第 i 个数位(1 <= i <= 4)为 num1 ,num2 和 num3 第 i 个数位中的 最小 值。

请你返回三个数字 没有 前导 0 的数字答案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1 = 1, num2 = 10, num3 = 1000
输出:0
解释:
补前导 0 后,num1 变为 "0001" ,num2 变为 "0010" ,num3 保持不变,为 "1000" 。
数字答案 key 的第 1 个数位为 min(0, 0, 1) 。
数字答案 key 的第 2 个数位为 min(0, 0, 0) 。
数字答案 key 的第 3 个数位为 min(0, 1, 0) 。
数字答案 key 的第 4 个数位为 min(1, 0, 0) 。
所以数字答案为 "0000" ,也就是 0 。

示例 2:

输入: num1 = 987, num2 = 879, num3 = 798
输出:777

示例 3:

输入:num1 = 1, num2 = 2, num3 = 3
输出:1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1, num2, num3 <= 9999

思路

有三个小于等于 9999 的正整数,求四位数字 key,从左向右第 i 位是这三个数字对应数位(十进制)上数字的最小值。

根据题意模拟即可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11 16:55
 */
public class GenerateKey3270 {
    public int generateKey(int num1, int num2, int num3) {
        int res = 0;
        int base = 1000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4; i++) {
            int a1 = num1 / base;
            int a2 = num2 / base;
            int a3 = num3 / base;
            res += Math.min(a1, Math.min(a2, a3)) * base;
            num1 %= base;
            num2 %= base;
            num3 %= base;
            base /= 10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}

性能

2264.字符串中最大的3位相同数字

目标

给你一个字符串 num ,表示一个大整数。如果一个整数满足下述所有条件,则认为该整数是一个 优质整数 :

  • 该整数是 num 的一个长度为 3 的 子字符串 。
  • 该整数由唯一一个数字重复 3 次组成。

以字符串形式返回 最大的优质整数 。如果不存在满足要求的整数,则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"" 。

注意:

  • 子字符串 是字符串中的一个连续字符序列。
  • num 或优质整数中可能存在 前导零 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 = "6777133339"
输出:"777"
解释:num 中存在两个优质整数:"777" 和 "333" 。
"777" 是最大的那个,所以返回 "777" 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 = "2300019"
输出:"000"
解释:"000" 是唯一一个优质整数。

示例 3:

输入:num = "42352338"
输出:""
解释:不存在长度为 3 且仅由一个唯一数字组成的整数。因此,不存在优质整数。

说明:

  • 3 <= num.length <= 1000
  • num 仅由数字(0 - 9)组成

思路

判断字符串中是否存在 三个连续相同的数字,如果有多个返回数字最大的那个。

可以使用一个变量记录连续相同的字符个数,如果不同就重置 cnt 为 1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08 8:48
 */
public class LargestGoodInteger2264 {

    public String largestGoodInteger(String num) {
        char c = 0;
        int n = num.length();
        int cnt = 1;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num.charAt(i) == num.charAt(i - 1)) {
                cnt++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cnt = 1;
                contin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if (cnt == 3 && c < num.charAt(i)) {
                c = num.charAt(i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c > 0 ? new String(new char[]{c, c, c}) : "";
    }

}

性能

3019.按键变更的次数

目标

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的字符串 s ,该字符串由用户输入。按键变更的定义是:使用与上次使用的按键不同的键。例如 s = "ab" 表示按键变更一次,而 s = "bBBb" 不存在按键变更。

返回用户输入过程中按键变更的次数。

注意:shift 或 caps lock 等修饰键不计入按键变更,也就是说,如果用户先输入字母 'a' 然后输入字母 'A' ,不算作按键变更。

示例 1:

输入:s = "aAbBcC"
输出:2
解释: 
从 s[0] = 'a' 到 s[1] = 'A',不存在按键变更,因为不计入 caps lock 或 shift 。
从 s[1] = 'A' 到 s[2] = 'b',按键变更。
从 s[2] = 'b' 到 s[3] = 'B',不存在按键变更,因为不计入 caps lock 或 shift 。
从 s[3] = 'B' 到 s[4] = 'c',按键变更。
从 s[4] = 'c' 到 s[5] = 'C',不存在按键变更,因为不计入 caps lock 或 shift 。

示例 2:

输入:s = "AaAaAaaA"
输出:0
解释: 不存在按键变更,因为这个过程中只按下字母 'a' 和 'A' ,不需要进行按键变更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s.length <= 100
  • s 仅由英文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组成。

思路

已知字符串 s,计算用户输入该字符串时按键的变更次数,不区分大小写。

根据题意比较相邻字符忽略大小写后是否相同,可以使用 |32 将字符都转为小写后比较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07 8:46
 */
public class CountKeyChanges3019 {

    /**
     * A 65 010 00001 Z 90  010 11010
     * a 97 011 00001 Z 122 011 11010
     * 31   000 11111
     * 32   001 00000
     * 只有低 5 位不同,因此我们可以 &31 或者 |32
     */
    public int countKeyChanges_v1(String s) {
        int res = 0;
        int n = s.length();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(s.charAt(i) | 32) != (s.charAt(i - 1) | 32)) {
                res++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
}

性能

3280.将日期转换为二进制表示

目标

给你一个字符串 date,它的格式为 yyyy-mm-dd,表示一个公历日期。

date 可以重写为二进制表示,只需要将年、月、日分别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表示(不带前导零)并遵循 year-month-day 的格式。

返回 date 的 二进制 表示。

示例 1:

输入: date = "2080-02-29"
输出: "100000100000-10-11101"
解释:
100000100000, 10 和 11101 分别是 2080, 02 和 29 的二进制表示。

示例 2:

输入: date = "1900-01-01"
输出: "11101101100-1-1"
解释:
11101101100, 1 和 1 分别是 1900, 1 和 1 的二进制表示。

说明:

  • date.length == 10
  • date[4] == date[7] == '-',其余的 date[i] 都是数字。
  • 输入保证 date 代表一个有效的公历日期,日期范围从 1900 年 1 月 1 日到 2100 年 12 月 31 日(包括这两天)。

思路

将日期转化为二进制表示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1-01 18:53
 */
public class ConvertDateToBinary3280 {

    public String convertDateToBinary(String date) {
        return new StringBuilder().append(Integer.toBinaryString(Integer.parseInt(date.substring(0,4))))
                .append("-")
                .append(Integer.toBinaryString(Integer.parseInt(date.substring(5,7))))
                .append("-")
                .append(Integer.toBinaryString(Integer.parseInt(date.substring(8,10)))).toString();
    }

}

性能

3046.分割数组

目标

给你一个长度为 偶数 的整数数组 nums 。你需要将这个数组分割成 nums1 和 nums2 两部分,要求:

  • nums1.length == nums2.length == nums.length / 2 。
  • nums1 应包含 互不相同 的元素。
  • nums2也应包含 互不相同 的元素。

如果能够分割数组就返回 true ,否则返回 false 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1,1,2,2,3,4]
输出:true
解释:分割 nums 的可行方案之一是 nums1 = [1,2,3] 和 nums2 = [1,2,4] 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1,1,1,1]
输出:false
解释:分割 nums 的唯一可行方案是 nums1 = [1,1] 和 nums2 = [1,1] 。但 nums1 和 nums2 都不是由互不相同的元素构成。因此,返回 false 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100
  • nums.length % 2 == 0
  • 1 <= nums[i] <= 100

思路

判断数组中同一元素的出现次数不超过两次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4-12-28 19:16
 */
public class IsPossibleToSplit3046 {

    public boolean isPossibleToSplit(int[] nums) {
        int[] cnt = new int[101];
        for (int num : nums) {
            if (++cnt[num] > 2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}
}

性能

3083.字符串及其反转中是否存在同一子字符串

目标

给你一个字符串 s ,请你判断字符串 s 是否存在一个长度为 2 的子字符串,在其反转后的字符串中也出现。

如果存在这样的子字符串,返回 true;如果不存在,返回 false 。

示例 1:

输入:s = "leetcode"
输出:true
解释:子字符串 "ee" 的长度为 2,它也出现在 reverse(s) == "edocteel" 中。

示例 2:

输入:s = "abcba"
输出:true
解释:所有长度为 2 的子字符串 "ab"、"bc"、"cb"、"ba" 也都出现在 reverse(s) == "abcba" 中。

示例 3:

输入:s = "abcd"
输出:false
解释:字符串 s 中不存在满足「在其反转后的字符串中也出现」且长度为 2 的子字符串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s.length <= 100
  • 字符串 s 仅由小写英文字母组成。

思路

判断字符串 s 中长度为 2 的子串是否在其反转后的字符串中出现,返回 truefalse

直接的想法是将 s 中所有长度为 2 的子串放入 hashset,然后判断倒序字符串的长度为 2 的子串是否在集合中。

网友题解使用 int[] 记录所有出现过的长度为 2 的子串,下标表示第一个字母,第二个字母则使用 int 值的 bit 位表示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4-12-26 8:47
 */
public class IsSubstringPresent3083 {

    public boolean isSubstringPresent(String s) {
        int n = s.length();
        int[] exists = new int[26]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 - 1; i++) {
            int a = s.charAt(i) - 'a';
            int b = s.charAt(i + 1) - 'a';
            exists[a] |= 1 << b;
            if ((exists[b] >> a & 1) == 1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}

}

性能